(圖片來源:http://data1.ibtimes.co.in/en/full/567499/avengers-age-ultron.jpg)
關於Avengers2的影評,我已另外打成一篇。影評
今天要來介紹裡面出現的一些彩蛋,會與Marvel未來上映的電影有很大的關係,一定會有雷。不想被雷的話,就按離開喔。>.^
===============防雷線==================
Helen Cho
(圖片來源:http://img1.wikia.nocookie.net/__cb20150417084711/marveldatabase/images/3/34/Helen_Cho_(Earth-616).jpg)
南韓女性,因丈夫在美國找到工作,於是與2個孩子一起搬到美國居住。漫畫中,她不是什麼特別人物,不過她深深影響了她的大兒子:Amadeus Cho。(天才神童,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,英雄代號「Mastermind Excello」、「Prince of Power」,擁有英雄Hercules的神力)。
Amadeus Cho
(圖片來源:http://img1.wikia.nocookie.net/__cb20141013081818/marveldatabase/images/2/22/Amadeus_Cho_(Earth-616)_from_Avengers_Vol_5_35_0001.png)
電影中,她是一位出色的科學家,與Banner分享在Avengers’ s Tower的實驗室。她的研究「生命搖籃」(Cradle),可協助重建活體的受傷細胞組織,幫助英雄們療傷。之後她被Ultron心智操控,其技術被用來建造Vision的身體。電影最後,她進入了復仇者組織,繼續協助英雄們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vignette2.wikia.nocookie.net/marvelcinematicuniverse/images/b/bb/Helen_Cho.jpg/revision/latest?cb=20150427050405)
飾演的演員為南韓女星-秀賢(原金秀賢,因與男韓星同名,於是改為秀賢),曾演出過韓劇,後重心轉為美國,出演美劇【Marco Polo】。因其亮麗的外表與出色的外語能力,在40多位女星的試鏡中雀屏中選。
Ulysses Klaw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marvunapp.com/Appendix4/klawulysses2.jpg)
Klaw是位納粹軍官之子,從小就聽父親述說Wakanda(Marvel世界的虛構國家,位於非洲,著名之處為擁有稀有金屬 *vibranium的礦區)的故事。長大後成為一名物理學家,研發一種將聲波轉成衝擊波的轉換器。開發過程發現需要vibranium才能運作,於是前往Wakanda去取得vibranium。但Wakanda的人民不想要他來開發礦區,於是他以武力強行殺害人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。這時烏干達國王T’Chaka前來阻止他,但慘死於Klaw手下。王子T’Challa目睹父親死狀,於是繼承「Black Panther」的名號,前去打到Klaw。這次是Klaw慘敗,以失去一隻手為代價才勉強逃走了。但下一次出場,Klaw的右手裝上了自己研發的聲波轉換器,再次出現在Black Panther面前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img1.wikia.nocookie.net/__cb20130818173305/marveldatabase/images/6/65/Ulysses_Klaw_(Earth-50302).jpg)
*vibranium:一種稀有金屬,有分Wakanda與南極洲2種,最常見的為產於Wakanda。可吸收聲波與能量,能量會儲存在分子間,亦即吸收的能量會使物質更堅硬,但有其限制在。Captain America的盾牌就是使用這種材料製成的。
電影中,這角色由很久沒用真面目演戲的Andy Serkis(現在電影界的動態捕捉技術的翹楚,著名作品為【魔戒、哈比人】的咕魯與【猩球崛起】的凱薩)飾演
(圖片來源:https://pmcvariety.files.wordpress.com/2014/06/andy-serkis-q-and-a-variety.jpg?w=670&h=377&crop=1)
他是位物理學家兼軍火商,從Wakanda走私vibranium。因不小心激怒Ultron,而被砍斷右手。不得不說Andy Serkis的氣場超強,其他演員完全被他壓過去。他的出場,是為了帶出Marvel預計於2017上映的【Black Panther】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cinemablend.com/images/news/67860/_1414083448.jpg)
(不過依照Marvel的習慣,第一集英雄對上的是與自己能力相似的反派,所以我猜測Klaw第一集會出現,但到第二集才會是主要反派。)
Infinity Gems
中文譯為「無限寶石」,是宇宙創造初期的殘留物,每個寶石都擁有強大的力量,集齊6顆後幾乎無所不能。它的存在貫穿Marvel電影世界觀三個階段,但電影與漫畫有些許差異,以下我先從漫畫來介紹:
漫畫中的版本
(圖片來源:http://i.stack.imgur.com/9zhgu.jpg)
每顆的顏色與能力就如圖片所示。
空間寶石:紫色,可讓使用者依自己意志,將自己或物體傳送到任何空間。也可將空間扭曲或重新排序。
時間寶石:橙色,使用者可到達任何時間點,不論過去還是未來。達到操縱時間與因果,甚至將敵人或世界拉入時間循環中。
靈魂寶石:綠色,可竊取、操控和修改靈魂,不管是生靈還是死靈。被認為是最危險的一顆石頭。
現實寶石:黃色,無視任何自然法則,可任意改動現實。被認為是最強大的寶石,但需要與其他寶石搭配使用,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。
力量寶石:紅色,可操控所有存在的能量,並可增強其餘寶石的能力。使用者的物理攻擊力與防禦力也會提升至無人能敵的程度。
心靈寶石:藍色,可提升使用者的精神力量與心靈能力,亦可操縱他人的思維或將夢境植入他人腦中。
電影中的版本
電影版是叫作「Infinity Stone」,我把它譯為「無限原石」。其強大的力量被宇宙各族做成各種寶具收藏,而當他們被精煉後,就會變成漫畫中的樣子了。(Avengers:Age of Ultron中,Thor的夢境就有出現這過程。)另外,顏色與力量的對應,漫畫和電影是不同的,所以別搞混了。現在電影出現的寶具有四個:
(圖片來源:http://vignette1.wikia.nocookie.net/marvelcinematicuniverse/images/0/06/Avengers_Tesseract2012.png/revision/latest?cb=20140128210835)
The Tesseract(宇宙魔方):漫畫中的宇宙魔方是另一項寶具,與無限寶石沒有關聯,而名字是Cosmic Cube。電影中則是代表Space的宇宙原石,原是Odin所有,但留在地球。被Red Skull發現並使用,二戰後由S.H.I.E.L.D保管。紐約大戰後,被Thor帶回Asgard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im.ziffdavisinternational.com/t/ign_br/screenshot/default/aether1-ttdw_jz3z.1920.jpg)
Aether(乙太):代表能力不明(猜測為Reality),液態的寶具。原由黑暗精靈Malekith使用,在Malekith被Odin之父-Bor打倒後,便被封印於地球某處。因緣際會下,被Jane發現並觸發,最後交由The Collector保管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vignette2.wikia.nocookie.net/marvelcinematicuniverse/images/7/77/Infinity_Orb.jpg/revision/latest?cb=20140131190535)
The Orb(宇宙靈球):內裝著力量寶石的寶具,被Star Lord找到,輾轉之下,最後是由Nova軍團保管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vignette1.wikia.nocookie.net/marvelmovies/images/1/1a/Loki's_staff_JPEG.jpg/revision/latest?cb=20120731204727)
Scepter(權杖):Chitauri族的寶具,由Thanos借給Loki發動紐約之戰,後由S.H.I.E.L.D保管。但因Hydra的滲透,被秘密的被轉移至Hydra的基地進行研究。Avengers奪回來後,又被Ultron搶走,精煉出心靈寶石,用於Vision的動力源。
有人發現寶具名字的首個字母能拚成Thanos的名字:T(Tesseract)HA(Aether)NO(Orb)S(Scepter)。雖然不知是真是假,但等最後2個寶具出來真的能拚成,只能說Marvel藏梗藏的真細啊!
(圖片來源:http://cdn.screenrant.com/wp-content/uploads/Avengers-3-Infinity-Gauntlet-War-Thanos.png)
Stan Lee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rowsdowr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13/01/stan_lee_marvel_tribute_by_j_scott_campbell-d5plof2-600x8961.jpg)
Marvel的神祕客串老人。我不暴雷,畢竟找出他的蹤影,是一種看Marvel電影的醍醐味啊!
---文章來自自己的心得與自己之前閱讀的資料,圖片來自網路,歡迎分享,請記得註明出處---